NEWS CENTER
當前位置:首頁>新聞中心
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6月18日發布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報收于530元/噸,較前一報告又下降2元/噸,已經連續3周陰跌。煤炭行業多位人士對記者表示,現在宏觀經濟形勢依然沒有較大好轉,這將成為影響煤炭市場回暖的根本原因。山東一位發電企業人士向記者介紹,最近一段時間正處于電廠補完倉,但煤耗還沒上去的階段,煤炭需求量依然有限。破兩周的維穩態勢后,煤炭價格還是沒能挺住,自6月初開始接連下調。
5個煤制天然氣、煤制油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優化華北地區能源供應結構,改善北京等城市和地區空氣環境質量,將為內蒙古更好地服務于全國發展大局做出新貢獻。而發展煤炭深加工循環經濟產業鏈,平均比單純輸出煤和電增值6-10倍,可以實現煤的多級利用,并與我區優勢特色產業融合,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實現就地增值轉化與清潔能源輸出,促進產業集聚和產業升級,是內蒙古轉方式、調結構的有效途徑和必然選擇。克什克騰旗旗委書記邊中悅:大唐國際克什克騰煤制天然氣項目,對于克什克騰旗來說將成為全旗經濟的擎天一柱。預計到2020年,煤化工產業對全旗財政貢獻率達到70%。
與會專家重點就編圖所采用數據情況、分級分類指標、圖面表達以及如何使地質工作更好地服務于規劃建設開展了熱烈討論,提出了進一步修改建議。在此基礎上,會議明確了京津冀地區規劃建設地學建議圖的總體編制方案,提出了近期工作安排和下一步區域地質工作的部署建議。6月16日~17日,京津冀一體化地質工作第一階段業務研討會在天津召開。會議對《京津冀一體化的地質調查工作方案》確定的階段編圖成果進行了初步匯總和審議,包括:京津冀地區地質災害分布與危險程度分區圖、京津冀平原區土地質量評價與適宜性分區圖、京津冀平原區地下水環境狀況圖等一批涉及區域產業布局、生態環境保護和重大工程部署的地質基礎圖件。據了解,中國地調局天津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經濟與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張有生周四表示,中國應該繼續增加優質煤進口數量,優質煤的使用對環境污染較小,更為清潔。張有生同時指出,當前對于中國煤炭消費峰值的說法不一,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在2020年前達到峰值,消費量是40億噸;美國能源部化石能源局煤炭署中國首席代表SamuelTAM表示,美國的煤炭消費峰值已經過去,現在美國煤炭消費量在逐年下降。張有生是在今日召開的第十三屆潔凈煤論壇上作出如上表述的。另一種是在2030年前達到50億噸煤。
征求意見包括:對規劃目標和內容的建議;規劃方案對可持續發展影響和規劃方案的優化調整建議;預防或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建議;環評工作中應該關注的其它問題。甘肅省煤炭資源儲量較為豐富,省境內預測儲量1656億噸,在全國煤炭資源儲量超過千億噸的省區中,位居第六位,并且周邊新疆、內蒙等地煤炭資源儲量豐富。規劃時間段為2014-2020年,分兩個時間段實施:近期為2014-2015年;遠期為2016-2020年。其中,隴東地區布局按照靠近煤源,相對集中,多點布局的原則,河西地區空間布局上適宜多點布局,不宜過于集中。6月11日,甘肅省發改委對《甘肅省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向公眾征求環境影響意見。規劃提
《通知》要求,省級工業主管部門要明確專人負責,并于2014年6月30日前,將行業統計調查工作的相關要求落實到本地區屬于統計調查范圍的生產企業,并匯總建立本地區生產企業資料庫。《通知》要求,組織方式和報送渠道采取企業直報的方式。年度報表報送時間為次年的3月31日前,季度報表報送時間為每季后首月的10日(節假日順延)前。統計報表分年度報表和季度報表兩類。
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潘愛華6月5日在2014中國國際煤化工展覽會暨中國國際煤化工發展論壇上表示,我國現代煤化工技術日趨成熟,但煤化工產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一是煤、水資源消耗大,二氧化碳排放多;三是現代煤化工產業發展呈過熱趨勢,必須加強規劃、政策的制定和引導,促進現代煤化工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二是投資強度大,風險較高;
國土資源部近日下發《關于下達2014年度稀土礦鎢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的通知》指出,取消銻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管理,繼續實行稀土礦和鎢礦總量控制指標管理。《通知》明確,2014年度稀土礦開采總量指標為10.5萬噸,其中巖礦型(輕)稀土礦指標調增1.12萬噸,比上年增加15%左右;《通知》明確,繼續實施稀土礦鎢礦礦業權暫停政策至2015年6月30日。鎢礦綜合利用指標實施指標加核定考核,適當放松約束。鎢礦開采總量控制指標8.9萬噸。
鐘自然表示,這些重要礦產資源的勘查開發,保障了我國能源、原材料供應,奠定了我國作為世界第三礦業大國的基礎。在福建廈門舉行的2014全國探礦者年會上,國土資源部總工程師鐘自然宣布: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實施3年來,累計投入找礦資金3500億元,新發現中型以上礦產地451個,頁巖氣、天然氣水合物勘查實現重大突破,天然氣、鈾、鉬、鎢、銅等發現了一批世界級的大礦床,形成了一批礦產資源基地,為提高國家資源保障能力作出了突出貢獻。鐘自然還透露,過去10年,我國地質勘查發展迅速,從2003年底至2013年底,我國主要礦產查明資源儲量中,煤炭由10.2萬億噸增長到14.8萬億噸,石油由24.3億噸增長到33.7億噸
將以潛力評價圈定的5000多處最小預測區為基礎,初步優選出500多處有利找礦靶區,再綜合考慮近年來的勘查進展、生態環境、區域產業布局等要素,作為358第二階段重點勘查區。陳仁義進一步談到,在優化工作部署方面,將加快整裝勘查區和重點勘查區的基礎地質調查,提升資料服務水平,加強找礦預測研究與勘查技術方法應用研究,服務找礦一線,實施大型礦產資源基地科技工程,強化科技引領與支撐。在5月29日舉行的2014全國探礦者年會上,國土資源部礦產勘查技術指導中心常務副主任陳仁義向與會者介紹。二是優化勘查布局,優化整裝勘查區、重點勘查區;三是優化工作部署,加強基礎調查與科技支撐。